八字算财运准吗(八字怎么看财运旺不旺)
29
2023 / 11 / 26
很多研究易经的人当然不建议占卜了,因为,周易在西汉之后,逐渐分野为象数和经学两大体系,象数(术数)才是搞占卜的,经学则是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周易》的人文伦理,属于儒学经典这一大类。
那么,研究《周易》的人是否也不建议占卜呢?
误读“善易者不占”
题主的问题,大概有个出处,就是荀子说的“善易者不占”这句话。因而,得出了“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个结论。而且,又简单的把这句话直译成白话文,说是精于周易的人是不会去搞占卜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易”是不是就是指的《周易》,这是个疑问。其实,从“易”的篆字来审读,其含义就是日月的交替。因为日月交替运行,天地万物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原理被《周易》所运用,以占卜的形式来了解周天的变化,推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状态,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易”是原理,《周易》则是方法。
因而,荀子所说的“善易者不占”并非是说研究周易的人不搞占卜,而是指懂得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需要占卜也能够达到预见事物发展大趋向的目的,并非不建议人搞《周易》预测。
多少年来,荀子的这句话被误读。然而,误读却有它的积极意义。假如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占卜来预知未来,必定会产生“宿命论”这个消极负面作用,是不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不占而把握大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才是“易”的境界。
为何不可以占卜呢?
《周易》原本就是一部古老的占卜大典,习学周易,必定是要从占卜入手的。如果抛开占卜,就无法找到习学研究《周易》的门径。门都摸不到,还奢谈什么研究呢?况且,很多研究《周易》的人(不是研究“易经”)都是占卜高手,经常也通过易占来抉择疑难。这部古老的占卜大典,其实有着非常现实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何不能为我们所利用呢?
古代西岐一带,流行八卦占卜,也称为蓍草卜筮。这是相对于商朝官方龟占的一种民间预测方式,西周取代商朝后,便设立太仆,掌三易而占天地吉凶。可以说,经过漫长的实践积累,八卦占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所有的卦辞和爻辞,也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应验”结论。现在应用,仍然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西汉以后,《周易》分野,术数家开始把《周易》占卜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融为一体,不断丰富了易占理论,同样把《周易》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占卜是需要哲学辩证思维的,绝对没有公式可以死搬硬套而得出占卜结果。习学易占,且经常练习,非常有助于实践者提升哲学思辨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把这些能力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是大有裨益的。《周易》充满着智慧的正能量。
科学界一直在探索人的第六感,经常进行《周易》预测实践的人,第六感比较发达,对事物发展的大趋势大致可以达到“未卜先知”的境界。
当然,如果痴迷于此,凡事都要卜卦诀疑,完全依赖于《周易》,则是“迷信”。“迷信”的含义就是过度相信,过度依赖,失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探知和认知,如此,必将误入歧途,也且“每占不验”。这是为什么呢?
周易占卜符合宇宙法则
“周易”这两个字到底怎么解,历来是有争议的。我的观点是,周,即周天,也就是整个宇宙。中国古代早就知道天是圆的,是周而复始的。所以,“易”就是在周而复始的运行变化。
易,就是变化,富含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所谓简易,就是八卦中的每个卦自身的变化。比如乾卦(复卦),从第一爻开始变化,变到第五爻,还是没有变出乾宫,其属性依然是“乾金”。变易则更上升一层,乾卦变到第六爻,就是坤卦,这种变易之于简易而言,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不易这个原理更为伟大,讲的是卦的静止状态,卦的每一爻都不变。但是,因为有日月运行的影响,其中便隐含着“暗动”的玄机。从哲学高度理解,就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
《周易》之伟大,就是参透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则,因而,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伟大的,绝对不是“朴素”的。
那么,把“周易”合起来解读,就是《系辞》所说的“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怎么理解?
因为(日月)变化,便诞生两仪,由两仪而诞生四象,由四象而诞生八卦。这其中,“太极”、“两仪”又是什么呢?我的观点是,“周”是一个圆点,通过变化(易)然后开天辟地,生出阴阳两个极端的宇宙现象。然后,阴阳交合,组合成四个象征宇宙最基础的物质形状。阴阳再交互变化,就形成了八卦,八卦一成,宇宙之间所有的现象便都在其中了。宇宙的运动变化,必然给人类带来福祉,也降临灾祸。
这是宇宙起源说的最早、最原始,也是最伟大的表述。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八卦类宇宙万象,含天道变化。既然《周易》包含了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万象变化都在其中,为什么不可以占卜呢?
学易占必先解本义
现在,很多学易者都是从实用周易预测入手,基本上没有对《周易》原文进行解读。实际上,《周易》的卦辞、爻辞本义虽然也教人为善,但都是占卜的断语,而不是道德规范。
以乾卦为例,其卦辞云“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的本义并非“君子四德”,而是告诉占卜者,占到这一卦预示着何种吉凶,该怎么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元,副词,可作“很”解。“亨”,通畅。“利”,作“好”解。“贞”,就是占卜的意思。这个卦辞连起来解,就是:很顺利,是一个好卦。或者说,很好,是有利之占。
卦辞所示,这一卦很吉利,但是不是诸事皆宜,所为皆吉呢?不是。《周易》是要讲变化的,占卜过程中要求出“动爻”,也就是算出哪一个爻有变化,变化的这一爻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向,也是未来吉凶的暗示。
乾卦第一爻如果由阳爻变为阴爻,爻辞便告诉占卜者“潜龙勿用”。也就是说,再好的事情,也不是做的时候,需要等待时机,不要采取任何行动。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去做占卜的事情呢?这就要看乾卦初九这一爻变化后所变出来的那一卦的卦辞了。
《周易》本义大抵如此,把《周易》本义与实用易占相结合,更能够提高易占的准确性。
学习《周易》本义,也是对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探索,能够让学易者向更深层次的自然科学迈开探索的步伐。比如天文学,则是很多易占高手的必修课。易占的意义并不是卖卦问卜,而是教导或者引导我们遵循自然法则,不做违背伦理道德之事。所以,历代易学大师都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也对后来的学易者进行提点,非正人君子不可学易。
同样,“经学”也着重从《周易》中提炼精华,从哲学和伦理道德的高度解读这部古老的占卜大典,成为儒家必修的五经之首。
从这个角度讲,这部“天书”无论怎么分野,都是一个目标:探索宇宙自然规律,提升人文精神境界。因而,学易经的学易经,修易占的修易占,不可因“善易者不卜”这句被误读的话所困扰,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算不算完无所谓,如果不付钱是个忌讳,特别是算命先生不算了,也不收钱了,这样的是忌讳;因为算命先生不挣一些特殊人的钱。
因为算命先生的所谓算命都是封建迷信,而买彩票能中奖是概率事件,这两者毫无关系。
有真本事的当然可信,但是外面占卜算卦的骗子居多,有真本事的也不会随便出手,准确率不能用数字表示,毕竟算卦道破了天机会折寿,所以他们大多点到为止,不会说的特别详尽,有些事说太透了对算和被算的人都不好,建议你没有大事时不要去占卜算卦,对算的人来说,这种东西越算命越薄,其实不好
以前未出童限之前,是不宜算命的。
算命以八字为准的,但小孩的八字当不了真的,也就是说小孩的命并不以八字为准的,若一味按八字算,不能包准还在其次,最有可能是忽悠误导人的。
所以,古代算命的先贤们,看到了小孩按八字算命的弊端了,说小孩之命每见清奇可爱的准养,混浊可憎的易成。
所以小儿的命不易看的,除非出了童限之后才可以算命的。
古人认为,未出童限的小孩,不是八字在主宰人命,而是小儿关煞在主宰人命的,因啥有这种观点呢?因为古人发现了,同一八字都有一生一死的可能的,有的能长成,有的命夭折的,这其中原因当然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是父母的看护力度不同造成的意外事故的。
所以古人对小孩命设立关煞,提醒父母在养育看护小孩的注意事项。
古人认为等出了童限关煞后才有命可算的。
若小孩一出生就把命完全归咎于他本人,这等于叫无自主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担负成年人的命这太搞笑啦,所以古人对小孩命只查关煞不算命的。
当然,现代有的算命大师他能突破传统民俗了,他能替小孩算命了,那是他个人的事,没人禁止他的。
周易发展到如今,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而世界各国不约而同的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算命,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说它是人民群众为了趋吉避凶而创造的,但也可以说它们是朴素形式的大数据推演。我相信一定有推算的相对准确的算命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