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寿木吉日(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黄历吉日 17 2023-10-11 14:36:52

内容导航:
  • 合寿木吉日
  • 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 做活寿材一般讲究什么
  • 合寿木择吉日的最佳时间
  • 做棺材最佳的日子
  • 每月安葬十大凶日
  • 合寿木吉日

    【阴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初一

    【阳历】2022年1月3日

    【冲煞】冲狗(庚戌)煞南

    【凶神宜忌】月建 小时 土府 厌对 招摇

    【阴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初八

    【阳历】2022年1月10日

    【冲煞】冲蛇(丁巳)煞西

    【凶神宜忌】四击 月煞 月虚 天牢

    【阴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三

    【阳历】2022年1月15日

    【冲煞】冲狗(壬戌)煞南

    【凶神宜忌】月建 小时 土府 厌对 招摇

    【阴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廿四

    【阳历】2022年1月26日

    【冲煞】冲鸡(癸酉)煞西

    【凶神宜忌】厌对 招摇 血忌

    【阴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廿六

    【阳历】2022年1月28日

    【冲煞】冲猪(乙亥)煞东

    【凶神宜忌】月建 小时 土府 月刑

    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合寿木吉日(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农历六月初九

    干支:癸卯年己未月乙酉日

      生肖:兔

      胎神占方:占碓磨门外西北

      彭祖百忌:乙不栽植千株不长 酉不宴客醉坐颠狂

      冲煞:冲兔煞东

      【宜】修墓 祭祀 斋醮 搬家 入宅 塑绘 理发 乘船 结婚 拆卸 上坟 纳婿 解除 买房 提车 出火 塞穴

      【忌】装门 求子 祭祖 求医疗病 开仓库 置产 领证 合寿木

    做活寿材一般讲究什么

    分多大年龄,比如说70—80的就应该穿传统的,也就是五件,衬衣衬裤,棉袄棉裤,棉袍,女的穿斗篷,被褥,头脚枕,鞋,帽子,吉祥物,也就是腰带,腿带,绊脚丝,元宝,锞子,口铃,蒙脸布袜子。关于寿衣的件数问题,说道很多,各有各的不同。一般寿衣都是以奇数为准。但是南方部分地区是取偶数的。也就是常说的八件套。从传统上来讲,寿衣是根据亲人的年龄,属相,来确定寿衣的件数,以及颜色花纹。

    古时候,皇帝驾崩,寿衣是15件套,就是9领5腰加披风(也是寓意九五之尊。);王室贵族是13件套,大臣是11件套,富贵人家是9件套,布衣是7件套。

    花纹上,皇帝是祥云腾龙,王室是蛟龙,大臣是青蟒,草民多以花草为主。且件数和图纹不得逾越,也就是说,是什么品级的,就穿多少件数,和选什么图纹,可少,不可多

    合寿木择吉日的最佳时间

    不适宜

    严格的来讲,七月十五不适宜挪坟,因为禁忌当天动土,动坟,所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

    迁坟在2021年阴历七月十五是不好的,因为这天的月破日,所以不宜迁坟,建议另选吉日。

    公历:公元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农历:二零二一年 七月(大)十五

    【黄历所宜】【日值月破 大事勿用】

    行船 穿井 穿耳 上官 建造 服药 塞穴 合药 作厕 破土 纳畜 耕种 出行 捕捉 上梁 动土 经络 开渠 赴任 补垣 安床 起工架马 入山伐木 商贾兴贩 作六畜栏 入宅移居 小儿剃头 修饰垣墙 小儿断乳 定磉扇架 修造舟楫 求医治病

    【黄历所忌】【日值月破 大事勿用】

    安葬 开市 入学 造作 塑绘 开光 平基 宴会 交易 嫁娶 移徙 探病 分家产 学技艺 合寿木 开生坟 开生坟 整容剃头 整手足甲 出财放债 起缸作染 动土开基

    吉神宜趋:月德 月恩 圣心 解神 驿马 天后 四相 旺日 五合 六仪 鸣吠

    凶神宜忌:月破 月刑 兵禁

    做棺材最佳的日子

    正如楼上所说.  以下列举山西出殡习俗  出 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除宁武一带有“ 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 ,右转三圈 ,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 路祭除外 ),送到坟地。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其意不过是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罢了。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浮山一带,墓内要放由阴阳先生画符的新砖、新瓦,民间认为这是阴间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在掩埋棺木时,要求“ 人停锹不停”。家人则要呼喊死者“ 躲土”。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摘自《山西民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合寿木吉日(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每月安葬十大凶日

    1、杨公忌日

      农历的正月十三,忌做活,忌出行,这是为什么呢?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此称为“杨公忌日”,又称“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等

      杨筠松(834-906年),名益,字筠松,号救贫,赣州人。中国四大堪舆明师之一。因杨筠松一生用堪舆之术为无数贫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们尊称他为杨救贫。杨公一生传奇颇多,一生用所学堪舆之术以救善良、善德之人之贫苦,期间有歹人、恶人要挟杨公点地,杨公不从;期间有政客、歹恶之人得不到他点的吉地,期间加害杨公,杨公一生有十三次被害,因杨公救人无数,福德深厚,每次有惊无险,所以杨公有十三忌。杨公一生有十三忌就是恶人求不到吉地,变设法害死他,但吉人天相,善德必昌,每次都只有惊险,却没有给人害死,杨公的三千弟子变把那十三次受害的日子定为杨公忌日。他的弟子在这十三天内便不为人造葬作福,在家为师做忌。

    合寿木吉日(2023年合寿木黄道吉日)

      据南部山区的一些老者说,正月十三是一年当中最大、最狠、最毒、最不吉祥的“禁忌日”。

      在传统习俗的“正月十三”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因为一大堆的禁忌让人们只得乖乖呆在家里“躲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尤为讲究,这一天甚至是南部山区的“全民法定歇工日”,很少有人上山下地干活,总担心遇到不测;也很少有人出远门办事,老害怕遇到不测。

      2、阎王忌

      在民间,正月十三是最需要注意的日子,因为这天相传的“阎王忌”,早上长辈就会强调在这一天不能出门,万事都忌讳。

      关于“阎王忌”的故事,是据说阎王爷有13个儿子,一日口无遮拦的猖狂与别人打赌,说“我十三个儿子,就是每月死一个,一年也死不完”,结果没多久,他的儿子就开始相继去世,且都是相隔28天,正好到正月十三最后一个儿子也死了。后来人们就把阎王爷每个儿子去世的日子称为“阎王祭”,以示对儿子的思念,日期分别是“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而对于正月十三呢,因为阎王爷眼看这十三个儿子就剩下最后一个了,害怕这个儿子这天也死去,导致阎王爷自己在这天也处处忌讳,人们就称为“阎王忌”,世间的人也怕在这天惹了阎王爷的忌讳,所以就不敢轻易出门了。

      其实这个故事呢,最主要的是说“人可以做过天的事,千万不要说过天的话,天理昭昭,芸芸众生无人能够逃脱”。而在民间相传中,正月十三这天不能出远门,也不可以看望老人(看望老人,老人就会得病),也不可以探望病人(探望病人,病人就不能痊愈),这个说法,到现在老年人还是非常相信的。

    •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为用户自行发布或转载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2449504386@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原创资料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本文共 5100个字。
    • 本文地址:https://www.chengshikeji.com/html/A4a1fB66Bcec4B6e.html
    上一篇:八字才和财(八字里财才代表什么)
    下一篇:火星星座代表什么(火星在星盘中的影响)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